党代会声音
党代会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代会声音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党委:语言为“桨” 文化作“帆”——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08:58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一三六八十”的战略布局,擘画了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将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党建领院、质量立院、制度治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奋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夯实组织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抓实“五学五促”,开展好“听说读写译”“理论学习+”“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力。建设“语你同行”党建工作品牌矩阵,持续推进党建“5.0”及“三个一”工程等深入实施,全面增强组织战斗力,优化各党支部特色品牌项目,加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力度,以基层党建“小切口”撬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格局”。

坚持立德树人,以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标学校“一流人才优培工程”建设目标,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开展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外文版教学使用工作,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新突破。加强英语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日语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重点专业建设,探索建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专业或微专业。推进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和能源学术英语、控制科学等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实现高水平课程、教材等突破。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建设好基于韩国、日本、上合国际客厅和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区的“三厅两区”实践育人平台,实现省级以上实习实践基地数量的突破。

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以服务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提升全球胜任力为目标,推动公共外语教学体系向“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围绕学科交叉需求,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术写作和国际会议表达能力。深化AI+外语教学,构建混合式教学场景,推动个性化学习和过程性精准化评价。

优化学科布局,以优势特色学科增强核心竞争潜力

对标学校“学科筑峰攻坚工程”建设目标,深化外语学科优势特色,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行业需求为牵引,深入落实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努力服务学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强化学科校本特色,推进外语学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矿业等学科深度融合,探索建立能源、安全、控制等学科双语语料库。加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强化科技翻译、认知翻译特色,力争基本达到翻译专业博士点建设水平。以翻译学、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个学科方向为核心,加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

锻造人才方阵,以优质教育生态涵养一流师资队伍

对标学校“卓越人才荟萃工程”建设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美丽、进取、活力、兼容、创新”“外语家”“外语+”等学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实施人才强院“111”计划,构建“青年博士一对一订单培养”“青椒成长计划”等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学校相关人才政策,培养凝聚一批成果显著、行业影响较大的学科带头人,一批业务突出、敢于创新的学术骨干,一批视野开阔、锐意进取的青年人才,力争获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持续优化青年教师、博士教师、高级岗位教师比例。

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水平科研成果驱动内涵式发展

对标学校“科技创新跃升工程”建设目标,强化有组织科研,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着力建设好“翻译审美神经机制研究创新团队”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翻译认知研究创新团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团队,建强“二语习得研究创新团队”“中韩经贸术语翻译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等院级青创团队,培育语言神经认知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等“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实施中心化管理,提升学院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中国革命精神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实现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突破。围绕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青岛社科调研智库实践基地——青岛市工程项目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设,努力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

坚持开放办学,以全球化视野推进校园国际化建设

对标学校“国际化办学提质工程”建设目标,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建设“外语+”双语联展平台,推进“新文科+理工科”多维联动实践育人,开展“跨学科双语图文展览”系列活动。建设“外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国际化品牌,围绕“国际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融、国际语言交流”三大主题,开展外语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国际会客厅建设,打造综合性国际活动平台,引入国际先进教育、人才资源,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同青岛自贸片区交流合作,加强自贸国际人才服务驿站建设,构建“招用育留惠”自贸人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级。深化同国(境)外高校交流合作,与3—5所国(境)外高水平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提升国(境)外留学访学师生占比。主动服务青岛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为青岛市主(承)办的各类大型国际赛事、会议、论坛等提供专业语言服务。

蓝图绘就,千帆竞发。学院党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干事创业、主动作为,在全面建成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进之路上贡献外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