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声音
党代会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代会声音 -> 正文

材料学院党委:砥砺奋进铸辉煌 创新引领展宏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材料学院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 16:58 

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一三六八十”的战略布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进方向。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材料学院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研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铸就坚强战斗堡垒

筑牢思想根基,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将党代会精神融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引领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基层堡垒。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决策制度,提升领导班子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以提升组织战斗力为目标,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加强党支部的建设,积极培育样板党支部。

突出先锋引领,激活创新动能。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驱动改革发展,通过深化特色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大学生红色先锋成长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和“研究生蓝色引擎成长计划”,创新“彩红”实践品牌为学院育人工作注入红色动力,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强劲发展。深化“校政企”党建共建模式,推进与黄岛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新区工信局机关第三党支部等党建共建协同育人落细落地。

教学为本,深耕细作,培育时代英才

聚集资源打造全方位高水平育人平台。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对标对表工程教育认证新标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及智慧课程建设,以服务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及专业内涵建设,为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奠定坚实基础。发挥“山科大—青岛丰东”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先进高分子材料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作用,依托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平台,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山东能源、中车成型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与项目库,推动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使人才培养更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及区域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兼具“双师型”导师,将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及校企联合攻关课题全面向研究生开放。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建成一套理念先进、内容精良、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使用效果好,能有力支撑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专业核心课程配套建设高质量数字资源;开发新形态教材3—5部。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以教学改革、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设立材料学科特色鲜明的衔接课程体系与研究训练模块。加强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以老带新,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学院的教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科研创新,勇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夯实平台根基,创新组织模式,谋求学科建设新突破。进一步凝练材料学科方向,健全分类评价、特色发展促进机制,突出材料学科方向对“安全+”“+安全”学科集群建设的支撑作用,做强做优材料学科,提高材料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聚焦重点突破,优化材料学科资源配置,强化精准支持;增强学术交流,邀请各类国家级人才到校作学术报告;争取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点,强化建设山东省特种环氧树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参与学校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深化与顶尖院所、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平台。

聚力培育标志性成果,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需求,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半导体与光电材料等凝练主攻方向。全力争取承担或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任务。力争在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上取得突破,并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论文。精准对接山东需求,深度融入山东省“十大创新”和“十强产业”,重点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服务山东省龙头企业需求、共建校企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探索“企业出题、学院答题、协同解题”新机制。完善学院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与激励机制,利用山东省技术交易中心等平台,加速创新成果在鲁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切实提升转化效能。

学生为本,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实施“红色先锋铸魂工程”。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彩红”品牌系列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实践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彩红”有约专题报告,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精神滋养。依托“小草学堂”“辰星志愿服务队”等品牌,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体系。

实施“教风学风提升工程”。设立“企业奖学金”,开展“闪耀材料十大学生”评选及“明日之星”“材料青年说”等学风建设活动,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创建良好学风。依托“筑·飞”辅导员工作室,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改革,持续推进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打通育人环节“最后一公里”。

实施“蓝色引擎领航工程”和“科技创新攀登工程”。举办“蓝色引擎”精英引领计划和“材料之星”等品牌科创活动,鼓励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科技创新素养和水平。积极承办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提供高层次平台支撑,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实施“就业创业助飞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理事会、校友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办虚拟班、联合攻关产业壁垒,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实施就业育人工程,前置生涯规划指导,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材料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