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共产党山东科技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面绘制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在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再谱新篇的重要会议。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能源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思路和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改革,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在内涵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在赶超进位中实现新跨越。
一、点燃党建赋能引擎,涵养事业发展优质生态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抓大局、抓重点、抓特色,强特拓优,推动学院党建工作做到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有亮度,形成政治保障和动力源泉。以建强组织为重点,持续完善“党委—立标杆”“支部—树样板”“党员—做先锋”“党政融合—促发展”的“四维一体”党建工作体系;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擦亮支部党建品牌,全面激发组织活力,建强组织堡垒。以党政融合为导向,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中心思路,着眼在“抓党建”、关键在“真融合”、根本在“促发展”、落脚在“高质量”,将学院文化内涵的“软实力”切实转化为事业发展的“硬实力”,构建“旗帜凝心、育人中心、事业聚心、实事暖心”的工作生态。
二、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激发师资队伍育人效能
构筑价值体系育人,挖掘行业文化元素,聚焦“激发内生动力源”和“塑造外赋能力环”两个培养重心,划分“探掘期—开采期—洗选期—发光期”的培养阶段,构建能源之星学生工作体系,深化“嘉源驿站”社区青年家建设,充分发挥“家文化”思政场域育人功能。实施改革创新教学,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国内进修、能力提升培训等,力争在高水平教学成果上有突破;持续探索数智化行业应用,推进智能开采智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引进海外课程资源,推动与多家单位合作培优学生。促产教融合培果,深入实施“金种子”创新人才计划,推动学生创新团队与教师科研团队、企业团队联建,强化学科交叉、产教研一体融合,大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三、优化学科发展布局,搭建强优拓新建设路径
规划学科建设布局,分类分层推进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体系,努力推进国际化进程,规划一流学科发展技术路线图,推动在研究方向拓展、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深入做好学科评估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坚持强优与革新并举,重点建设“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和“空区治理与生态环境安全”两个优势方向,在深部煤炭能源开发及矿山空区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同时做好“深空深海深地”及地热新能源等领域的超前谋划布局。抓好学科平台建设,紧跟、预估重大需求,深化改革,努力优化建设体制和运行的机制,对标“双一流”和811项目建设做好“矿业+安全”大文章,提前规划,力争走出“大方向牵引、大项目支撑、大团队攻关、大成果产出”的路子。
四、激发引才育才动能,打造领军人才荟萃高地
实施人才赋能成长计划,推进人才强院,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育,坚持资源保障到位,强化人才贡献“产出”导向,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发挥团队优势引才育才,厘清学院、团队和人才在工作中的定位和作用,突出团队在人才遴选和培养方面的地位,提升引才、育才、用才的精准度;构建梯队培养模式,超前谋划人才配置,构建“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人才—后备人才”的金字塔体系。创新人才储备长效机制,推动“三库联动”,构建海外人才数据库、校友资源库、产业专家库;健全领导干部、团队负责人“三个一”联系人才机制,每月一次学术交流、每季一次成长诊断、每年一次发展评估,盘活人才“资源池”,前置形成学术关联和合作纽带,提高定向引才育才效果。
五、探索科研实践新路,延伸社会服务融合链条
强化有组织科研,完善有组织科研机制,紧密对接国家和山东省能源战略需求,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深地资源开发、新能源及智能化开采等方向科学研究,推动大项目大成果产出,努力实现国家奖和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的突破。凝聚科研服务动能,开展“五个一”行动,主动对接服务一个行业领军企业、一个行业协会、一所境内科研机构、一个地方政府、一个境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度聚焦千万元级以上横向课题攻关,凝练科研特色与典型代表性技术,推动形成地下工程动力灾害综合防控理论与核心技术装备群,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需求,以“111”引智基地为依托,搭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和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形式,力争获取全球优质资源,激发和提升前沿领域创新潜能。
战鼓铮铮催人进,厉兵秣马踏征程。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能源人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代会要求部署上来,砥砺前行,不辱使命,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志气,迎难而上、善作善成的锐气,努力奋斗,为实现学校“冲一流”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新征程贡献更多能源力量。